进入新世纪,杨浦区政府加大环境保护投入力度,调整工业布局,改善城区生态环境质量,从2000年到2002年,完成了第一轮环境保护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三年共投入环境保护和建设的资金17.64多亿元,区内有22家严重污染企业关、停、并、转、迁,完成各类污染治理项目151项,在2001年创建成功杨浦区大气污染物排放达标区和环境噪声达标区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创建“基本无燃煤街道”活动,截止到2002年已有延吉、殷行、大桥3个街道创建成功,大大改善了大气质量,空气质量指数持续多年优于上海中心城区平均水平;区域内水系和河道两岸综合整治初见成效,杨树浦港等主要河道基本消除黑臭。杨浦这块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正在告别昔日的烟囱林立、黑烟滚滚的老工业区形象,朝着“安居乐业”现代化新型城区的目标大踏步迈进。
2003年开始启动了新一轮环境保护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到2005年,初步建成与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相适应的环境保护和建设、污染防治的框架体系。具体奋斗目标是:水环境在消除杨树浦港黑臭的基础上,基本消除虬江、东走马塘河道的黑臭,工业废水全面达标排放,工业废水中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在2000年基础上削减10%,区污水处理率提高到88%,区域污水截流率达到85%;大气环境治理,空气质量指数二级或优于二级的全年天数稳定在85%以上,力争达到90%,全区创建基本无燃煤区域面积达29.6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8.87%;固体废弃物处置方面,继续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三年间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人口户数年递增10%,2005年达到65%,危险废物产生源与收集系统实现全面监控,处理处置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绿化建设实现人均公共绿地面积3.36平方米,绿化覆盖率18%的目标。工业企业全面达标排放,同时建成广就业、清洁型都市经济工业园区的基本框架。
4月11日杨浦区政府第8次常务会议召开,研究该区一季度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文化工作。 会议听取了杨浦区发改委等五部门关于该区一季度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汇报。一季度,杨浦区各项重点工作呈现“开门红”的良好态势,实现了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协调发展。累计完成区级财政收入10.4亿元,同比增长13.6%,完成数在9个中心城区排名第五,增幅排名第三;新增就业岗位19302个,完成年度计划的73%。
会议强调,二季度,杨浦区政府各部门、各街道镇要加大全面推进工作的力度,确保实现“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目标。要进一步认识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准确把握,正确应对。要加强经济运行中的管理,条块联手,统筹协调,招大引强,挖潜增效,加快发展知识型生产性现代服务业,不断夯实经济工作基础。同时,要结合市领导调研杨浦民生工作提出的要求,在原有工作基础上努力创造新经验。要大力推进社区“三个中心”建设,完善功能,满足市民群众基本需求。
会议听取了杨浦区文化局关于区文化工作的汇报。会议指出,在杨浦区委、区政府领导下,杨浦区文化工作围绕建设杨浦知识创新区总体目标,进一步培育和繁荣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氛围,取得了一定成绩。杨浦知识创新区建设要充分发挥先进文化凝聚人、鼓舞人的力量,着力深化文化内涵、打造文化品牌,提升文明程度、提高市民素质。
会议强调,要处理好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关系,将政府工作的重心放在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上,保基本、广覆盖,努力搭建市民群众享受公共文化权利的平台。今年要确保区文化馆一期工程和有关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按节点目标高质量建成。要在形成重大文化活动亮点的同时,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建筑文化、景观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城区文化氛围和品质。杨浦区文化局要切实承担起区域文化行政管理的职能,强化全行业管理和文化市场监管,为杨浦知识创新区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文化氛围。